全球DevOps浪潮在2015年左右吹進了臺灣,開始有企業願意嘗試容器技術、DevOps工具,展開了IT架構轉型。後來,臺灣出現企業數位轉型潮後,DevOps能力更成了企業IT現代化的發展重點,尤其3年疫情和烏克蘭戰爭,讓企業意識到DevOps能力應變的價值,可以快速因應高度不確定和日趨複雜的大環境變化。
但是,幾年下來,DevOps對臺灣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?成果如何?這個讓我們好奇多年的問題,過去透過CIO大調查,了解企業DevOps採用情況、投資規模,試圖從企業投入程度來尋找答案,總是缺了一角,沒有更直接從成效面來看DevOps的影響。
直到去年,我們在CIO大調查中,首度參考了Google旗下DORA(DevOps Research and Assessment)團隊所設計的DevOps績效衡量指標,也就是DORA指標,用平均部署頻率、更新準備時間、平均復原時間和變更失敗率,來呈現企業DevOps的交付績效。(編按:DORA框架不只這四個指標,詳細說明可參考完整報告)
DORA從2016年開始,用同一套指標調查全球企業IT和開發團隊,透過問卷蒐集他們自評的績效數據,並從2017年開始在全球DevOps現況報告中揭露調查結果。他們從這些自評數據,歸納出了4個等級的DORA分類指標,作為綜合評比一家企業DevOps能力水準的等級參考。
我們從2022年開始,用同樣的DORA自評問題,來調查臺灣大型企業,已在去年首度公布了臺灣企業DevOps能力數據。到了今年度的iThome CIO大調查,繼續沿用同一個方法蒐集第二年的數據。分析兩年數據,不只看到臺灣企業DevOps能力的變化,也更清楚臺灣DevOps能力的不足之處。
比較2022年和2023年,臺灣企業在四項DORA績效指標上的變化,今年臺灣企業的部署頻率更快了,但更新準備時間和變更失敗率這兩項能力在今年些微下滑,更新出錯後的復原能力則和去年相當。
在DORA分級定義中,必須四項指標同時達到菁英水準的企業,才能稱為DevOps菁英團隊,如此一來,臺灣只有1.1%企業,同時在這四項達標。不少符合高階團隊水準的臺灣企業,只差了更新準備時間,或是平均復原時間兩項中的單一項,而無法晉升到菁英等級。
進一步從每一項指標分別來看,以2023年數據來看,臺灣有16.7%企業的部署頻率、14.5%企業的平均復原時間,在這兩項指標達到了菁英水準,變更失敗率達菁英等級的企業更是接近6成。唯有更新準備時間這一項,臺灣只有5.4%的企業達標,這成了臺灣企業在四大指標中,目前最弱的一項。
四項指標中,部署頻率和更新準備時間用來衡量IT團隊的開發速度,而後兩項,平均復原時間和變更失敗率則是可以衡量IT所開發軟體的品質和穩定性。
臺灣企業今年在復原時間這一項能力指標下滑了,這是日後必須更加重視的軟體品質弱項,而更新準備時間過長,更是拖慢IT開發速度最大的瓶頸。
這兩年,臺灣企業積極上雲、擁抱容器化架構等等IT現代化作為,的確讓臺灣企業持續交付(CD)的自動化程度更高,基礎架構調度速度和彈性也比過去更強,因此,反映在企業部署頻率指標的提升。但是,要縮短更新準備時間這一項能力,涉及了持續整合(CI)階段的優化、 測試流程的自動化,多數臺灣企業IT團隊這一階段的成效,明顯還沒達到全球DevOps菁英團隊的水準。這正是臺灣企業DevOps能力向上提升的關鍵瓶頸。